剛剛在空中接受
#AM1314 警廣台臺南分臺
平凡生活之健康醫療節目LIVE主持人任憶霞小姐的電話訪問
有朋友剛好聽到嗎?
和大家談談「器官捐贈」:器官捐贈是正向的轉念,讓愛延續,帶動善的循環~
錯過了也沒關係,這裡有文字版的:
#Q1. 目前國內器官捐贈的情況如何?
Ans. 目前約有一萬人在等待器官移植,將近8千人在等腎臟、1千人在等肝臟。今年至今,只有865人獲得器官或組織的捐贈,來自290位捐贈者,所以,需求仍是非常的大。
#Q2. 您對於器官捐贈的勸募有什麼想法呢?
Ans. 我覺得,器官捐贈不是像連續劇演的那樣,由協調師拿著同意書,窮追不捨的去勸家屬。我覺得器官捐贈,必須是透過醫療人員的關懷,去協助家屬進行正向的轉念來達成。
#Q3. 您說器官捐贈是一種正向的轉念?可以再深入的和觀眾談談嗎?
Ans. 面對無法救治的親人,悲傷不捨是一定會的!但是,家屬在悲傷之時,在醫護人員的關懷之下,或許可以轉個念來想想,既然死亡已經是無可避免的事,我們能不能將心愛的人,他的生命,以另一種形式延續下去?他雖然離開了,但是他的心臟仍然在另外一個人身上跳動著?他雖然離開了,但是他的腎臟卻可以讓兩個人免於長期洗腎之苦?他的眼角膜,可以讓兩個人重見光明?
讓愛延續、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。
這樣的轉念,實際上,對家屬來說,也是一種治療:會讓家屬從悲傷中暫時跳出來,去思考「我要如何幫助親人去完成他的心願?」
多年以後,家屬回憶起痛失親人的時候,除了悲傷的情緒以外,還會有一種「溫暖」、「感恩」與「圓滿」的心情,一定也會因為當初為自己心愛的家人,做了一件這麼有義意的事,而感到欣慰。
#Q4. 正向轉念,讓愛延續,這樣的大愛真的很不簡單!
Ans. 的確不簡單!這樣的「轉念」,在有些家庭可以發生,有些家庭則不行,有些家屬只能繼續沈浸在悲傷的情緒中。這其實並沒有什麼對錯!無論是否有「轉念」,我們醫療團隊,一樣會陪伴家屬渡過這個困難的時刻。
也因為這樣的轉念很不容易,醫療團隊會支持他們的想法、協助解除他們對器官捐贈的各種疑問、讓他們更堅定自己的意志去做這個困難的決定。
所以,這時候的遠親朋友,拜託不要因為不瞭解,而去胡亂指指點點別人的決定!我也會跟家屬說,如果有其他家屬有不一樣的看法,或是不瞭解,可以請他們過來,我會跟他們一一說明,幫助家屬解除他們面對其他不同聲音的壓力。
#Q5. 您有提到,器官捐贈的正向轉念,除了讓愛延續,還有可能帶起一股善的循環?可以和觀眾們分享嗎?
Ans. 是的,最有名的例子就是【尼可拉斯效應】,紀念一位名字叫尼可拉斯的美國小男孩。這是發生在25年前的事,小男孩是跟家人到意大利度假的時候,無故被歹徒搶殺腦死。一般的父母遇到這樣的悲劇,肯定是會憤恨一輩子!也可能是內疚自責,永遠走不出悲痛的陰影。
但是,這對父母,卻做了很不一樣的選擇,他們選擇為腦死的孩子捐出器官!
而這捐贈器官的地方,並不是他們自己的國家,而是在旅途中發生不幸的地方,一個本來他們永遠也不會想要再來的悲傷之地!
他們這樣的轉念與大愛,真的就是「化悲憤為力量」,而這股神奇的力量更是排山倒海而來,引起了巨大而且深遠的效應,稱為「尼可拉斯效應」。
#Q6. 這真的是很困難的抉擇,那它帶來多大的效應呢?
Ans. 小男孩的捐贈不只救了五位生命垂危的人,其中四位是少年,還讓兩位失明的大人重見光明!一共幫助了七個家庭!
而他的這份大愛,真的讓意大利人很感動!
1.意大利在接下來的十年,器官捐贈人數翻了三倍!世界上從來沒有任何國家可以達到這種成長率!
2.意大利全國的廣場和街道(50個)、公園和兒童遊樂場(27座)、學校(27所)、橋樑腳踏車道、紀念碑和橋樑等(16座)紛紛以尼可拉斯的名字命名,總計超過120個地方。
3.接受肝臟移植的少女,她生下的小男嬰,也取名尼可拉斯!往後意大利人以尼可拉斯為孩子命名的,更是不計其數!
4.他的故事被世界各地的媒體報導,並寫成書The Nicholas Effect(中譯「尼古拉斯的禮物」),還被拍成電視電影Nicholas' Gift。
5.他的故事,鼓舞了許許多多的人,讓他們的人生轉向更正面、更積極,同時樂於行善,他們紛紛寫信給尼克拉斯的父母,說尼可拉斯如何的影響
及改變他們的生命。
#如果大家有機會去義大利旅遊_可以注意一下尼可拉斯喔~
所以說,器官捐贈,是一種正向的轉念,讓家屬化悲傷為大愛、讓愛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延續,還可以帶起限善的循環~
今天謝謝陳醫師在線上的分享!
謝謝主持人
醫藥報導沒說完的故事
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